首页

女奴调教剧情

时间:2025-05-29 15:45:38 作者:被时代落下的他们,不该被遗忘 浏览量:18465

  中新网日喀则2月21日电 (记者 赵朗)戴上望远镜,骑上电动三轮车,管护员欧珠开启了新一天的巡护之旅。在海拔4300米的村子里,这位老牧民用巡护为黑颈鹤画下了防护线。

图为欧珠准备去巡护。赵朗 摄

  65岁的欧珠是日喀则市萨迦县吉定镇农牧民,2010年,成为一名管护员,从此便有了与黑颈鹤长达10余年的缘分。他所在的村子贡村位于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日喀则片区核心区。

图为每次巡护,欧珠记录在册。赵朗 摄

  该片区主要分布于拉孜至大竹卡间的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地段,涉及日喀则市的拉孜县、桑珠孜区、南木林县、谢通门县和萨迦县,面积260038公顷。自然保护区是黑颈鹤以及赤麻鸭、斑头雁等水鸟主要的越冬地和繁殖地。

  当日巡护,他带了一些青稞补饲,娴熟地洒在江边的田地里,不断观望是否有黑颈鹤的身影。他告诉中新网记者:“这是黑颈鹤常来的地方,你看还有一些羽毛,地里还有很多爪印。”

图为欧珠在撒青稞。赵朗 摄

  贡村远离主干道,站在村子里,有时肉眼能够看到飞来江边觅食的黑颈鹤。欧珠向记者分享了不少他巡护时拍到的黑颈鹤视频。

图为悠闲觅食的黑颈鹤。萨迦县宣传部供图 图为悠闲觅食的黑颈鹤。萨迦县宣传部供图

  守护10余年,欧珠对黑颈鹤有一种老朋友般的亲切感。每年10月底,他开始算着日子盼着黑颈鹤回来,到11月时数量最多,次年4月,它们会陆续北飞。夏天的时候,偶尔会有留守的黑颈鹤在村子附近出没。

  生活在当地的老百姓们对野生动物有着不一样的情愫。在黑颈鹤还未被列为国家级保护动物之前,当地百姓因为宗教信仰,坚信众生平等,因此未有猎杀黑颈鹤的现象,甚至把黑颈鹤视为吉祥的象征。他援引了西藏《格萨尔王传》中黑颈鹤的故事加以佐证,并认为它们的数量越多,就寓意着天灾人祸越少。

  他还说:“我们这里家家户户喜欢酿青稞酒,有时酿酒剩下的青稞渣会撒给黑颈鹤。”

  欧珠观察黑颈鹤多年,他说,夜晚,黑颈鹤会在江心小岛过夜,这是它们躲避天敌的方式。

  在他成为管护员的这些年,深切体会到了国家对于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视,比如划定保护区、立宣传牌、安装监控等等。像欧珠一样的管护员们也吃上了“生态饭”,每年有7200元的补贴。在他看来,现在生态环保意识已经深入到百姓生活当中。他认为,管护员的巡护行为本身也是一种科普宣教方式。

  欧珠和他的同事们用自己的坚守,守护着这片黑颈鹤的栖息地,守护着人与自然的共同家园。

  据2022年冬季越冬黑颈鹤种群数量调查显示,在西藏越冬的黑颈鹤种群数量达11000余只,占中国黑颈鹤总数约三分之二,目前种群数量持续增长,并在西藏全区均有分布。(完)

【编辑:黄钰涵】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闭幕会通过了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关于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报告的决议

韩中丝绸之路国际交流协会下属丝绸之路国际有限公司当天在首尔中区举行直播基地启动仪式。韩中丝绸之路国际交流协会会长李先虎在致辞时表示,直播基地将基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面向韩国、中国、日本、东盟和欧亚大陆等地直播,并携手中国短视频直播平台“快手直播”等多个电商平台,为网红和中小企业搭桥。

记者手记:探访澳大利亚前总理惠特拉姆故居

9月17日至19日,西藏日喀则扎什伦布寺举行传统跳神活动。17日,记者在现场看到,有上万民众围坐在舞台周边的树林里,观看该活动,热闹非凡。据悉,扎什伦布寺跳神是由僧侣表演的一种宗教舞蹈,藏语称“羌姆”,一般是每年藏历八月举行。期间,僧人们头戴面具,身穿戏装,手持各类道具,逐次表演金刚、骷髅、鹿牛、比丘、鸦鸱、六长寿等数十节神舞。2006年,扎什伦布寺“羌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江飞波 制作 岳子岩)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总书记引用了这些典故

免签首日,泰国总理亲赴机场迎接中国游客

北京2月20日电 (记者 郭超凯)近期四川西昌、贵州毕节、云南昭通等地接连发生山火。中国国家森防指办公室20日召开视频调度会议,会议指出,四川南部、云南北部局地达到高火险等级,形势趋于严峻。

中新真探:冰淇淋越难融化,说明添加剂越多?

分析认为,医大教授团体缩短行医时间、集体请辞将会进一步恶化目前的医疗空缺问题。报道指出,医教协此举可能是针对20日韩国政府坚持扩招2000人方针不变。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